close

 

Doctor.jpg 

(Photo from :http://tw.movie.yahoo.com)

常常在想,要是我當時高中時代認真點,少點外務,多放點心思在書本上,要是能矇上個xx醫學院,我必定會是個醫術精湛的良醫。怎話怎講? 乃於【久病成醫】

從小我就是個不折不夠的藥罐子,體弱多病到舉凡幼兒容易罹患的: 麻疹,腮腺炎,水痘,到x型流感,我全部沾過。扯的是,幾乎只要是每年流行性感冒,我必定自動報到。印象中高二有一年期中考,我因為感冒擤鼻涕頻繁到監考老師都語重心長的對全班同學叮嚀,鼻涕若是碰到試卡紙會造成讀卡機無法判讀(是那種用2B鉛筆塗ABCD答案在試卡紙上,有在台灣考過聯考的必知道),頓時多位同學抬頭望向我,自此之後我也成班上同學茶餘飯後取笑的對象。我常常在期中/末考後於週記簿上的檢討都是: 希望下次考試不要再感冒而影響成果,這樣相同的話語重複寫過有數十次之多。可悲的是,感冒→看醫生→吃藥,再感冒→再去看醫生→再吃藥就如一個輪迴,躲也躲不掉。到出社會上班後,可能壓力大,工作繁重,生病狀況更嚴重,前年底籌備婚禮前居然還因為感冒而引起鼻竇炎。也是因為這樣,我早已練就一身好比醫生望、聞、問、切的技術,不同的徵兆,都可自我推斷出後續症狀,而且都是八九不離十。

喉嚨或鼻咽管痛,通常都是初期發炎的徵兆。耳鼻喉為一家且病多從口()入,此時大多為病菌入侵身體的最初,一般只需補充vitamin C(比平常略多)就即可,vitamin C可以增加免疫系統功能擊敗細菌,要是能在此時控制住,通常後續症狀流鼻涕、咳嗽..都不會發生。若是無法抑制,通常病菌就會往下走,再來可能就會造成身體內器官發炎而產生發燒現象,輕微發燒大部分都有四肢無力,手腳冰冷,但是內部發熱且身體會不自主顫抖。此時可能就需要大量水+退燒藥幫忙,排尿或出汗都是幫助把細菌排出體外的方法。要是發炎的狀況沒有減輕反而加重,就需要求助專業醫療諮詢,而多數醫生的解決方式都是開消炎藥,借助藥物的力量幫忙殺死細菌,這就是吃藥後會有痰的產生。

我常想,若是一個醫生本身沒有經歷過這種初期,中期,後期的病痛,他又該如何從望、聞、問、切的方式知道真正病灶在哪,而後對症下藥。試問,當病患用言語表達哪裡不舒服或者哪裡疼痛時,沒有經歷過這種痛的醫生該如何清楚知道到底是哪種徵兆,畢竟很難能用言語精確表達。若非身歷其痛,哪懂其痛。

我並不是想要挑戰醫生公信力,只是覺得一個能正確診斷出病灶的醫生除了得憑其經驗夠加科學儀器輔助外,並不是每人都能一步到位的做到藥到病除。所以【久病成良醫】我覺得是有其可參考之處。尤其在現在三不五時就聽到醫療糾紛新聞的當下,想想【久病成良醫】讓人放鬆心情,會心一笑,也無不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妹哥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